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回复: 0

我发现过得快乐的医生都有一个特点

[复制链接]

0

好友

0

精华

33

积分

新手上路

UID
19
主题
3
回帖
0
医德
41 点
注册时间
2025-6-19
最后登录
2025-8-16
阅读权限
1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几年因为大规模传染病爆发的原因,让以往总是被媒体宣传为高收入的医学人,走进了大众的视野。网友们也开始客观的审视医生这个职业。就有网友惊讶地发现,似乎很多人描述的医生,本身并不快乐,甚至和快乐不搭边。所以在知乎的热门问题中就有:身为医生的你快乐吗?

对此,医生网友们纷纷回复:
“不快乐,尤其发工资奖金的时候”

“身为医生无法让我快乐,但下班了,我会想办法让自己快乐!”

看起来,医生这个职业似乎的确是一个不让人快乐的行当。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根据调查机构Medscape发布的《2024 年医生职业倦怠与抑郁症报告》,从2018年起,医生职业倦怠率就始终高于40%,2023年时,这一数字甚至一度突破50%,达到53%之巨。

职业倦怠并非单纯觉得累,它是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是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出现职业倦怠是一个相当严重的情况。根据调查,83%的医生都是因为工作压力导致的职业倦怠,而在出现职业倦怠的医生中有42%的人出现该情况已超过2年。


医生中高发的职业倦怠,带来的不仅仅是“不快乐”,更和抑郁症紧密相关。在Medscape的调查中,有72%的医生认为职业倦怠是导致他们身患抑郁症的原因。

从不开心,到深陷职业倦怠,更有甚者深陷抑郁症的泥潭——为什么医生这个职业会这样呢?
首先,医生的临床工作压力巨大,且抛开突发情况、医闹等一系列天灾人祸型的增加负担的风险因素不谈,单从医生密度来讲: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2023 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40 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4.00 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3.99 人,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 7.15 人。

在不少医院里,大多数医生一天至少要看几十个病人,在部分三甲大医院里甚至会出现有医生一天要看100多名病人的情况。医生临床工作量之巨,现如今几乎到了人尽皆知的程度。
然而,医生的工作又不止临床。科研、教学甚至包括行政事务都会出现在医生的工作中。目前年轻医生入职三甲医院(尤其是顶级三甲医院)之后,如果拿不到国青,基本就注定与副高无缘。即便是已经在三甲医院中工作了很多年的老医生,依然会面临着国自然面上项目申请的要求。此外,前两年经济尚好的时候后,就有很多二级医院乃至部分县医院也已经开始追求国自然了。就算是那些不要求国自然、SCI论文的医院,做科研发论文也是几乎是每个医生都逃不掉的要求。
在临床工作量大、科研要求高之外,继续教育、教学工作乃至行政工作并不会因为前两者的存在而有所减轻或优化调整。至于说在没有科研要求的医院躺平,能力高但职业天花板太低且升职无望,这本身就是导致职业倦怠,让人不开心的原因。
那么,当医生就不可能快乐吗?
当然不是。
有医生表示,快乐与否得看你怎么定义快乐:
“患者掏出手机跟我合影时,我很快乐,患者掏出手机打开百度时,我不快乐。快下班时,我很快乐。快下班时收病人,我不快乐。”


当然,更多的医生觉得,不论是治愈病人、诊断出疑罕见病、难杂症的成就感,还是说收到病人、家属的锦旗感谢时幸福感都属于医生这个职业带给他们的快乐。


当然有一些锦旗的内容也是快乐的源泉:
图源重庆医科大学一附院
当然想要从医生这个职业本身收获快乐,首先是要有足够的能力。比如这位医生:亲戚家的孩子在三甲儿童医院全面检查问诊,都没有查出来究竟得的是什么病,碍于亲缘关系,作为非儿科方向的外科医生他不得不帮忙问诊看这个病。在检查时正好目睹患儿发病——

如果不是自身掌握的知识足够牢靠足够深入,这位医生也没有办法诊断出这种3万多名儿童中才有可能有一个患者的罕见病。要知道,相关专业医生在临床上也是几年都碰不到一个病例。
除了天生极度乐观的选手,那些能够在职业中收获快乐的医生,多数都有一个特点:坚持长期学习,能力强。不管是临床能力强,还是科研能力强,成功的成就感总是能带来快乐的。
对于临床能力强的医生,在成功治疗疑难杂症的满足感,获得病人感激的幸福感,还有手术中听到病理检测结果为阴性等等幸运时刻,都是快乐的源泉。至于科研能力强的医生,实验的成功、课题申请的成功、论文发表的成功等等成功时刻就足以令人欣喜和满足。
所以,如果身为医生,你依然想要从职业中收获快乐,那么保持学习,不断精进技能,也许就是最笨但也是最好的办法。毕竟,锦旗和感谢信不仅仅是患者对医生医术的肯定,在不少医院还和很多实际评定与奖励挂钩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为用户发表,不代表本站观点,相应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如有侵权,请权利人联系kf@yisheng.cn删除,谢谢。

手机版|小黑屋|医生网 ( 苏ICP备17042338号|苏公网安备32021302002628号 )

GMT+8, 2025-8-17 04:40 , Processed in 0.02137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客服:kf@yisheng.cn

Copyright © 2025 医生网. 已运行: 000 小时 0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